“燃燒自己,照亮別人。這就是燈塔精神!”五月的清晨,東海迎來了第一縷曙光,浙江省寧波市象山縣石浦鎮(zhèn)中心小學五年級學生歡欣雀躍地跟隨象山縣海洋文化研學中心的老師來到中國開漁節(jié)祭海平臺,與大海和陽光一起合影留念,并參觀東門島海洋文化園,在行走和觸摸中感知地域文化。在東門島百年燈塔前,學生們聆聽丁建東老師介紹鄉(xiāng)賢慈善家“兩難先生”自掏腰包修建中國第一座民間出資的燈塔的故事,深入了解家鄉(xiāng)歷史。
學生參觀東門島燈塔。象山縣海洋文化研學中心供圖
近日,寧波象山縣石浦鎮(zhèn)中心小學五年級200余名學生走進象山縣海洋文化研學中心,體驗了為期3天的“少年與海”系列海洋文化主題研學實踐活動。
象山縣素有“百里海岸、千年漁鄉(xiāng)”的美譽,境內漁文化資源豐富。2012年6月,象山縣被批準為國家級海洋漁文化生態(tài)保護實驗區(qū),象山縣海洋文化研學中心也應運而生。
象山縣海洋文化研學中心位于石浦漁港畔的東門漁村。東門島山海洋文化歷史遺存豐富,漁家風情濃厚,是國家級海洋漁文化(象山)生態(tài)保護實驗區(qū)的核心區(qū)。從成立伊始,該研學中心就將保護和傳承漁文化納為己任,將地域文化深度融入研學課程。
學生體驗象山魚拓技藝。象山縣海洋文化研學中心供圖
“只有了解漁文化、學習漁文化、熱愛漁文化,才能將這門藝術更好地傳承下去?!痹谙笊娇h海洋文化研學中心主任丁建東的帶領下,該研學中心凝聚了一批傾心海洋文化研究、志在海洋文化推廣的教師團隊,不斷發(fā)掘和推廣漁文化。
“我們以‘講好漁故事、傳播真善美’為主題,不斷拓展?jié)O文化的內涵和外延,將整座東門島的海洋資源納入課程開發(fā)?!倍〗|介紹,該研學中心以挖掘魚類故事為主線,開發(fā)了魚骨制畫、魚形結編、海洋氣象研學、海洋環(huán)境科學探索等30余門較為完整的漁文化特色體驗課程。
在象山縣非遺中心的大力支持下,象山縣海洋文化研學中心還將漁文化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相結合,開設了象山魚拓、魚燈制作、麥秸畫等非遺課程。值得一提的是,該研學中心還作為申報主體,把傳承近100年的“魚類故事”成功申報為省級非遺項目。
學生在實踐中近距離了解漁文化。象山縣海洋文化研學中心供圖
“這次的研學實踐活動非常豐富,環(huán)島巡游,參觀非遺傳承所,觀察船舶基本構造,深入了解海洋文化精神和當地傳統(tǒng)習俗。”石浦鎮(zhèn)中心小學五年級(1)班學生陳俊言說,作為土生土長的海島學子,今后將更多參與到傳承和弘揚海洋文化中來。
“學生們對研學活動的興趣十分濃厚,在動手實踐中挖掘漁文化、體驗漁文化、傳承漁文化,在這個過程中探究精神與團隊合作能力得到了提升?!笔宙?zhèn)中心小學副書記邵瓊說,通過深層次感受漁文化,也進一步激發(fā)了學生熱愛家鄉(xiāng)、熱愛海洋的情感。
象山縣海洋文化研學中心也十分注重海洋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保護,此次研學活動邀請了象山縣漁業(yè)局王達鋒作“伏季休漁”科普講座,還舉行了海洋生態(tài)文明圖片展,呼吁大家共同守護最美海岸線。
學生參觀非遺傳承所。象山縣海洋文化研學中心供圖
經過10余年的探索和積淀,象山縣海洋文化研學中心成為中國漁文化研究基地,是寧波市首批中小學生社會實踐大課堂示范性資源基地,今年又獲評為浙江省中小學研學實踐教育基地。
“未來,我們將繼續(xù)做好漁文化和非遺傳承,把學生的實踐課堂搬到大海邊,移入漁家小院,搬上休閑漁船,打造海島公園特色研學基地?!倍〗|說,努力使?jié)O文化傳播得更遠、更廣,增強中華海洋文化的影響力和感召力。(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記者 史望穎)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virginiafamilies.or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