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山東省安丘市教科院召開的課堂教學研討會上,安丘市明德學?;趯W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的課堂教學改革經驗受到專家們一致好評。近年來,學校提出“讓教師富有激情地教,使學生飽含活力地學”,促進學生徹底改變依賴教師講授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課堂上經歷多樣的學習,獲得完整的學習體驗,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了教學質量的大幅提升。
凝練“學為中心”的教學思想
如何改變課堂上學生表面上很認真、實際上沒走心的“假學習”現(xiàn)象,引領學生從“機械聽講、淺層思考、被動學習”走向“主動探究、靈活思辨、持久學習”呢?
學校在學習其他學校先進經驗的基礎上制定了“導學課堂”評價標準,在全校推進課堂教學改革,圍繞“導學案設計”“學生深度學習”“教師智慧導學”“學生思維提升”“學生學習力發(fā)展”等主題進行全員培訓、專題研討,通過課型構建、課堂打磨、聽課評課等形式,引導教師把握“導學課堂”的實質,促進課堂實現(xiàn)向“學為中心”的轉型。
實現(xiàn)以學生學習為中心,必須切實調動、激發(fā)學生的內在學習動力。學校從四個方面入手,構建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導學課堂”:一是從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激情入手,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課堂學習,成為課堂的主人;二是從導學作業(yè)、先學任務單入手,進行學情診斷,讓學生知曉自己的學習起點,尋求適合的學習方法;三是從改變單一的學習方式入手,教師采用多樣性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采用多樣化的方式學習,并形成終身學習的方法和策略;四是從提升學科核心素養(yǎng)入手,引導學生深度學習,使學生形成“主動、靈活、持久”的學習品質。
建模推進課堂教學改革行穩(wěn)致遠
在課堂教學改革初期,盡管教師嘗試導學案、先學后教、作業(yè)前置等不同方式,但是教學效果一直不如意。學校通過師生座談、課堂診斷,進一步分析原因時發(fā)現(xiàn),大部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只是一味模仿照搬,沒有根據(jù)自身實際有針對性地開展課堂教學。為此,學校以教研組為單位,引領教師開展教學反思,鼓勵教師解放思想,勇于探索適合自身實際的教學方法。
學校引導教師從模式化的教學走向“學科要素教學范式”,再推進到“分課型教學建模”和“學科化教學建設”改革,具體的過程包括:一是從入模走向建?!獙W校引導教師分析已有模式,在此基礎上確定建模方向,進而建構適合自身的模式,在建模用模過程中,融入自身優(yōu)勢,建構個性的教學法。二是從模式推進走向要素推進——在把握課程性質、熟知學習目標、摸清學情的基礎上,引領教師發(fā)揚自身教學風格,在對各學科要素的理解與分析的基礎上進行課型架構,讓課堂教學適合教師個性呈現(xiàn),更適合學生思維提升。三是從單一走向多元——小學部建立起“一科多?!薄罢Z文生動課堂教學法”“數(shù)學思維型課堂”,初中部建立起“三自主課堂”“問題課堂”“三以課堂”等“導學課堂”的典型教學范式。
這種既體現(xiàn)學科性質又結合課型特點的課堂教學改革,讓教師以開放、發(fā)展的眼光理解模式,基于學科推進的課堂教學改革已經成為學校的課堂教學特色。
多方發(fā)力促課堂教學改革事半功倍
課堂教學改革不是孤立的,而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如果只是改革課堂教學,其他方面不隨之改革,課堂改革就難以深入和持久。學校將課程設計、集體備課、作業(yè)設計與考試改革、課外學習輔導、綜合學習評價、教學管理、德育課程一體化等諸多方面放在一起進行統(tǒng)籌規(guī)劃設計,綜合推進課程改革。
在作業(yè)布置批改方面,學校開展“以作業(yè)提質增效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的課題研究,將預習作業(yè)、隨堂作業(yè)、課下提升作業(yè)貫穿于學習的全過程。依托課題研究,學校分年級、分學科建立題庫,開展專題化作業(yè)研究和導學式學習任務研究,提升了作業(yè)改革實效,形成了以作業(yè)改革倒逼課堂教學改革的態(tài)勢。
在課程建設方面,學校在開齊開足國家課程的基礎上,用好地方課程,精心開發(fā)校本課程。比如,開設了安丘傳統(tǒng)文化校本課程,使學生在了解安丘傳統(tǒng)文化的同時,理解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意義,并自覺參與到保護傳承的行列之中。類似這樣的課程,學校已經開設有30多門。學校還積極探索學科育人的新思路,形成了基于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的學科育人新體系。
(作者單位系山東省安丘市明德學校)
《中國教育報》2023年06月02日第6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virginiafamilies.or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