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記錄
三萬里回國路,二十年礪劍心。中國工程院院士黃伯云以其對“炭/炭復合材料”發(fā)明的杰出貢獻,榮獲了連續(xù)6年空缺的國家科學技術發(fā)明一等獎。中國飛機依賴進口剎車片才能“落地”的歷史被他改寫。
——2005年3月30日《激情燃燒的“特殊材料”——記國家技術發(fā)明獎一等獎獲得者、中南大學校長黃伯云院士》,作者:本報記者 李倫娥 胡宏文 通訊員 任曉峰 李茂林
記者親歷
此稿采寫時,我認識黃伯云已有20多年了,他1989年從美國留學回到母校中南工業(yè)大學(原中南礦冶學院),身為校報記者,我第一時間采訪了他,此后也一直關注著他。
2005年3月,黃伯云和他的團隊憑“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動材料的制備技術”,獲2014年度國家技術發(fā)明一等獎,填補了這個獎項6年的空白。得到這一消息,我馬上和同事們到學校采訪,推出了這個長篇通訊。
科技人物不好寫,科技人物要寫出特色和水平,更難。但是我始終認為,這是好新聞最樸素的標準?!疤浚俊痹趺磳懀趺幢硎霾拍茏屓丝吹枚?,才能讓讀者知道其攻堅難度,說實話,這是寫作過程中我最費神費力的一部分。我反復請教黃伯云和他的同事們,請他們通俗易懂地“打比方”,自己也硬著頭皮讀他們的課題報告,終于,受到織毛衣的啟示,形成這樣一段文字:采訪中我們了解到,這里的兩個“炭”,并不是一回事。第一個“炭”指的是碳纖維,第二個“炭”說的是炭基體?!疤?炭”材料,就是通過高溫,讓碳原子在炭纖維編成的“炭毛坯”里有序排列。用黃伯云的話來說,如果炭纖維是鋼筋的話,碳原子就是水泥,鋼筋澆注了水泥,建成的房子才牢固結實。此道理用到“炭/炭”上,就是說,炭纖維必須“增強”進碳原子,才能達到耐高溫、耐摩擦等效果。這話聽起來好像很簡單,鋼筋注入水泥,誰不會???道理好像是一回事,真正做起來就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了。首先,相當于人頭發(fā)絲十分之一粗細的炭纖維,要像編織毛衣一樣編成“炭毛坯”,如何編?橫向縱向還是斜向?其次,“炭毛坯”要放進一個特制的爐子里,像傳說中的“太上老君”煉丹一樣,通過高溫將碳原子有序地排列到“毛坯”中,這“太上老君”的爐子如何制?特別是要讓碳原子按照人的意志“有序”排列,簡直就像在大海里撈針一樣不可思議。
這種比喻,非常形象生動,所以文章一見報,就得到非常高的評價,有同事甚至說是“開創(chuàng)了科技寫作的新時代”。此稿被《新華文摘》全文轉載,并獲多項獎勵,包括第二十屆中國產業(yè)經濟好新聞二等獎等。
(作者系本報記者)
《中國教育報》2023年07月07日第39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virginiafamilies.or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