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年迎來新學生。對于兒童,上小學無疑是開啟了人生第一段正式的求學之旅。為了幫助兒童盡快適應學校生活,世界各國都非常注重入學前后的指導。由于文化和傳統(tǒng)的差異,各國的學前準備與入學指導各具特色、異彩紛呈。如韓國的特點是從禮儀學起。受儒家思想的熏陶,小學生入學時會被告知要尊重學長、向前輩行鞠躬見面禮。高年級的學生會熱情地為新生提供“校園導游”服務,并組織新生座談,給新生介紹學校生活瑣事,幫助其快速適應學校生活。俄羅斯受亞歐兩種文化影響,既有老生迎新的傳統(tǒng),也舉辦隆重的開學慶典。本文主要介紹英國、德國、新加坡、法國的做法。
英國:專業(yè)指導保駕護航
為家長和教師提供專業(yè)指導,應對兒童的“不適癥”
英國開學指導專業(yè)化程度較高,這對于兒童順利步入新的學習環(huán)境有著重要的作用。
英國人認為,無論是對幼兒還是對其父母而言,開始上學都是一個激動人心的時刻,只要稍加鼓勵,大多數(shù)孩子都能在學校輕松安頓下來,為學習和探索做好準備。為此,英國兒童保育和幼兒專業(yè)協(xié)會在其網(wǎng)站上提供相關鏈接和資料,指導家長幫助孩子盡快適應學校生活,同時指導學校做好相關工作。
安撫家長焦慮情緒。學校和專業(yè)組織會在給家長的指導手冊中寫明,不必為兒童能否適應學校生活而擔心,“您的孩子在開始上學之前不需要能夠閱讀或者寫作,您要相信,孩子們在開始上學時就已經(jīng)具有足夠的能力來應對學校的學習,教師會熟練地幫助孩子在原有水平上發(fā)展和進步”。
指導學校和家長應對兒童的不適應狀況。集中且規(guī)律的小學正規(guī)學習是對兒童自由天性的一種挑戰(zhàn)。一些孩子會在開學前幾天淚流滿面,甚至抱住父母的大腿號啕大哭,不讓其離去。這往往是家長最痛苦和心酸的時刻。但學校教師會告訴家長:“請不要擔心,這是很正常的。雖然你可能會覺得離開他們很糟糕,但他們會在幾分鐘內(nèi)玩得很開心。”有的教師會讓家長站在孩子看不到的地方觀察其表現(xiàn),通常離開家長的下一秒,孩子就開始愉快地玩耍了。兒童在過了最初的興奮期后,會對日復一日去上學產(chǎn)生厭倦。讓孩子遵守紀律、按時上學,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這時候就需要家長的鼓勵與支持。一些專業(yè)組織會給家長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議,如持續(xù)與孩子討論他們在學校的感受,或者讓孩子熟悉并使用以周為單位的日歷表。一些學校則教會家長使用課程表來與孩子溝通學習和生活事項。
指導家長和教師準確掌握學生的安全狀況。人身安全不被侵犯,是兒童保護工作的一項重點。一些專業(yè)組織會重點指導教師和家長如何科學地與兒童溝通在校生活情況,以免兒童被傷害而不自知或者不知如何告知外界。
指導家長為兒童入學做好準備。在校獨立生活是所有適齡兒童必需的技能,家長有義務幫助其掌握,例如,練習穿校服、整理玩具、收拾桌子、學習問候等。
德國:遵法依規(guī)注重儀式
舉行隆重慶祝儀式,凸顯小學入學在人生成長中的意義
德國人非常注重小學入學的準備工作,認為“無論身處何方,開始上學都是人生大事,需要認真準備和慶祝”。
明確家長的責任。德國是法治國家,法律對于小學入學有比較明確的規(guī)定。比如,滿6周歲的兒童必須進入小學接受義務教育,同時,學校要在官方網(wǎng)站上公布《入學手冊》,告訴家長需要了解的詳細信息,包括孩子入學需要準備的清單。比如,德國要求兒童上學穿運動服,這需要家長提前購置。
重視小學入學儀式。儀式最大的作用是讓兒童感到上學一事意義非凡。在德國,為上學而準備的文具和禮物以“學校錐”的形式呈現(xiàn)?!皩W校錐”是一種外形為圓錐體的碩大禮物套裝,每個孩子在上學第一天都會得到一個父母贈送的“學校錐”。“學校錐”可以是家庭自制的,也可以在學校附近的商店買到。許多小學在開學第一天會舉行隆重的開學典禮,家長要著正裝出席,每個孩子拿著自己的“學校錐”,帶著欣喜和好奇開啟學校生活。開學典禮后,學校和社區(qū)還會舉辦聚會,介紹孩子互相結(jié)識,促進家長彼此溝通。
注重幼小銜接。德國一些日托中心將制作“學校錐”作為最后一場活動。由于小孩子對禮物難免有攀比心理,日托中心會告訴家長如何應對孩子隨之而來的攀比行為,有意識地為兒童升入小學做好心理上的準備。
新加坡:家校合作提供保障
家長積極配合學校,為兒童融入學校和社會打好基礎
新加坡非常注重新學期的調(diào)試工作,學校和專業(yè)機構(gòu)都會提供一些學前指導,家長也會配合學校做好以下五件事。
邀請親朋好友分享在小學的經(jīng)歷。由于成年人對小學的回憶可能太過久遠,學校和專業(yè)組織會建議家長為孩子安排一場游戲類的聚會,邀請孩子的朋友和家有小學生的親戚與鄰居參加,這對孩子積極投入新生活具有重要的作用。
參觀學校并參加迎新會。一些學校會在正式開學之前邀請家長和孩子參觀學校,向他們介紹學校的情況。這樣做一方面可以招攬生源,另一方面有利于家長和學生做好學前準備。許多學校還會在正式的開學典禮之后,辦一場迎新會,將兒童介紹給學校教師和他的同學,幫助他們盡快熟悉。學校也會積極邀請家長參與迎新活動,目的是幫助家長們建立友誼,同時與教師保持良好溝通。
與孩子一起準備必需品。讓兒童參加小學一年級的準備工作會給他們一種責任感,因此,新加坡的家長會在學校的指導下,帶孩子去書店購買必要的學習用品。父母在和孩子選購學習用品的時候,聊一聊學習的主題和學習方法等,有助于在輕松的環(huán)境與氛圍中幫助孩子形成關于學習的概念。
幫助孩子逐步調(diào)整作息。對兒童來說,上小學最困難的事情之一就是早起。新加坡的學校會提醒家長做好入學前期調(diào)試工作。家長會被告知,為了避免遲到,在開學前一個月,就需要調(diào)整孩子的日常生活,以便孩子有足夠的時間準備上學。
入學后一個月內(nèi)開展持續(xù)追蹤。新加坡入學指導的最大特色,是將入學后的第一個月納入入學指導范疇。學校會指導家長關注孩子對學校生活的適應程度,如能否順利地從食堂訂購食物、孩子的課后安排是否到位、孩子的學習態(tài)度是否積極等。此外,家長還要經(jīng)常與孩子溝通,如放學回來問,在學校過得開心嗎?有哪些新鮮和有趣的事情?這樣的持續(xù)關注不僅能讓孩子獲得更多的安全感和信心,也可以避免意外事件發(fā)生,從而防患于未然。
法國:愛國情懷深入人心
集浪漫與尊嚴于一體,在學生心中種下愛國的種子
法國小學通常不舉辦隆重的開學典禮,兒童在開學第一天的任務就是認識教師和同學、熟悉教室、了解校規(guī)。法國小學生不會收到新教材,所有課本都是從圖書館免費借的,一個學期結(jié)束后必須歸還。這種免費教科書循環(huán)使用制度,在法國已經(jīng)有百年歷史。
值得關注的是,法國小學開學極具特色,可謂集浪漫與莊嚴、歡愉與深刻于一體,其要旨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懷。
愛法語。在法國,許多小學教師會在開學第一課上告訴學生,“法語是世界上最嚴謹也是最美麗的語言”。一些小學會給學生講述法國小說家阿爾豐斯·都德所創(chuàng)作的短篇小說《最后一課》,內(nèi)容是在普法戰(zhàn)爭中被普魯士強行割占的一所鄉(xiāng)村小學用母語上最后一堂課的故事。小說通過一個孩子的視角來展現(xiàn)整個淪陷區(qū)的屈辱和法國人對自己故土的深切留戀。這種愛國主義教育很特別,將屈辱與榮耀一并呈遞給兒童,讓兒童理解并牢記:“只要法語還在,法國就不會滅亡?!?/P>
唱國歌。法國教師會告訴學生,作為鼓舞斗志的戰(zhàn)斗歌曲,《馬賽曲》是法國人熱愛和追求自由的贊歌。許多小學會要求教師和學生一起將《馬賽曲》的歌詞制作成壁掛,掛在教室里。還有些小學將此項活動作為第一堂課,向小學生講解《馬賽曲》歌詞的含義。許多法國家長表示,當孩子哼唱著《馬賽曲》放學回家時,他們內(nèi)心難掩激動,“畢竟是法國人啊”。
掛國旗。在所有教室中掛國旗是法國學校一項重要規(guī)定。從2019年9月起,法國政府撥出專款,支持在全國每間教室內(nèi)懸掛國旗。
(作者系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教育理論研究所副研究員,本文系“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2021年度基本科研業(yè)務費專項資金所級個人項目——20世紀90年代以來主要發(fā)達國家集團化辦學重大政策的比較研究[GYJ2021010]”成果)
《中國教育報》2023年09月21日第9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quán)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virginiafamilies.or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