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聚焦:博物閱讀
自博物學隨時代對環(huán)境發(fā)展的要求而復興后,已過了一段急速增長的時期,識花認草成了流行的代名詞,自然教育活動的開展更是方興未艾,博物活動甚至作為愈療和緩解內心焦慮的手段,在愛好者中間廣泛開展,如“壹木讀書會”的“一年觀察一棵樹”活動,而博物閱讀也隨著博物實踐活動的開展而被更多的人所接納并推廣。
如何觀察一棵樹
“觀察一棵樹”,是博物愛好者利用身邊數量有限的樹木,并選擇其中一兩種,對其進行長達一年的觀察的博物活動。這個活動的本質就是博物學倡導的“在地觀察”。和一個人的觀察不同,多人的觀察交流便于總結和分享觀察心得體會,便于拓寬視角和提出問題,從而提升觀察的層次。而隨著觀察的深入開展,為了解決問題,閱讀便成了必然的需求。其中,最直接的需求就是閱讀自然觀察類的圖書,以《怎樣觀察一棵樹》為代表的植物觀察類圖書因此脫穎而出。
被列為“觀察一棵樹”參考用書的還有《樹木之歌》《那些活了很久很久的樹》《樹的秘密生活》《森林之歌》和《樹的秘密生命》等。這些書為愛好者提供了許許多多觀察樹木的視角、技巧和心得體會,更重要的是“觀察一棵樹”的理念:為什么要做這樣的觀察?在大自然的維度中,一棵樹不是孤立的存在,它不僅隨時節(jié)和氣候而發(fā)生形態(tài)變化,更是同周遭的環(huán)境有著緊密關聯。這里有和昆蟲的聯結,有同鳥類的聯系,亦有與其他植物的合作和競爭。其中有些是可以通過長期的觀察和記錄獲得的直接知識,另一些知識和感悟則要靠問題引導,靠閱讀獲得。所以圍繞著“觀察一棵樹”,《追隨昆蟲》《花園里的10堂實驗課》等與觀察和思考直接相關的圖書都是愛好者的必備。而隨之展開的“觀察蕨類奇妙街區(qū)”則是“觀察一棵樹”活動的延展,與其對應的圖書有《蕨類植物的秘密生活》。另外,武漢鳥友寫的《窗外的鳥》也是這類在地觀察的典型,它是人與自然深度交流的美好產物,對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啟示彌足珍貴。博物活動和圖書閱讀對應起來,反映出我國的整體博物水平及其發(fā)展不再處于初級階段,而是進入了有序與良性發(fā)展。而這一切,和博物的基底閱讀工作的落實息息相關,那就是圖鑒類圖書的生產。
從“按圖索驥”開始
是什么物種,有什么用?這是博物學的基本問題。對這些問題的直接回答,以及展現物種的體系便是圖鑒的主要功能。就植物而言,盡管有眾多的智能軟件可以替代圖鑒的識別功能,但是要有體系地學習,獲得探索的樂趣,再加上智能識別還有不完善的地方,因此在博物學習過程中配備一本或幾本植物圖鑒是有必要的?!罢J識中國植物叢書”、“中國常見植物野外識別手冊”系列等便是為愛好者使用較多的植物圖鑒。此外,緊隨北京大學的植物圖鑒《燕園草木》后,一些大學校園植物手冊如《深圳大學校園常見植物圖鑒》《康樂芳草:中山大學校園植物圖譜》等也陸續(xù)出版。和植物圖鑒的使用不同,鳥類圖鑒的出版和使用變化趨勢更為明顯,其使用集中在《中國鳥類觀察手冊》、趙欣如主編的《中國鳥類圖鑒》、《中國鳥類野外手冊(馬敬能新編版)》,再加上海峽書局出版社出版的“中國鳥類圖鑒”系列的猛禽版、海鳥版、鷗版、鸻鷸版等,可以看出中國觀鳥的基底數據已經齊備,并朝著細分類目在完善,這同樣為觀鳥的開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撐。另外,其他博物類目圖鑒的出版也在同步逐漸進行,其中以重慶大學的“好奇心”系列最具特色。此外,圖鑒類出版的多寡可以反映出博物活動的發(fā)展程度和水平。相對而言,自然文學類的作品則受活動開展影響較少。
有所見,亦有所思
“自然文學”對應的是美國學界和出版界所使用的“Nature Writing”,這一流派出現于美國,并在美國發(fā)展壯大,進而影響到其他國家和地區(qū)。但同時在用的詞有“自然書寫”或“生態(tài)文學”。廣義而言,和自然相關的寫作都可以稱作Nature Writing。但為了方便討論,我們根據是否以博物為基底,將其分為自然文學和生態(tài)文學。自然文學對應著深度的博物觀察,是基于博物而生發(fā)的感觸和哲思。而生態(tài)文學著眼于對環(huán)境的思考,其感悟和描寫多少帶有主觀的臆斷。這也是國內和國外這類書寫的最大區(qū)別。
自然文學是超越博物學認知的題材,在博物進入大眾的視野前就已存在,被歸為散文類。它是受眾較廣的門類,不僅閱讀門檻相對較低,而且生命力長盛不衰,像《瓦爾登湖》這樣的作品,隔幾年就有不同的出版社推出不同的翻譯版。因此,近些年來,自然文學類的作品出版頗多,除了海因里希的《冬日的世界》和蒂爾的《春滿北國》等舊作再版外,新書中基默爾的《編結茅香》、梅比的《心向原野》、麥克唐納的《在黃昏起飛》、尼科爾森的《海鳥的哭泣》都是難得的佳作,此外哈斯凱爾的《看不見的森林》、貝克的《游隼》和麥克法倫的《深時之旅》等更是精品??傮w而言,這些作品都在拓展著博物的維度,以一種包容的方式將敘事主體的角度放大,從博物連接到人類學、歷史、地質甚至科學,讓主體的敘事變得更加飽滿。這應該是博物那種連接萬物的屬性造成的。另外,從敘事的趨勢來看,自然文學類的視角也逐漸從大風景進入到具體事物,或主流敘事不太關注的點上,比如《荒野之聲》里關注城市的噪聲、關注貿易和居住上的不公平等,《苔蘚森林》關注苔蘚和原住民文化等。
國內的自然文學作品乏善可陳,除了《北方有棵樹》外,進入讀者視野的多半是葦岸、李娟和劉亮程等人的舊作。更多的作品還是屬于生態(tài)文學范疇,這和我們尚處于博物的積累階段有關。但是也有作家在探索中國自己的自然文學之路,如《陪花再坐一會兒》勾連了地方的風物、人物,就文學作品而言,這也是十分有益的嘗試。
我們身邊的博物故事
博物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在地化,同前些年一味地引進不同,中國原創(chuàng)的博物作品開始漸漸有了起色。相對而言,這些作品對讀者更友好——講述的多是可觸及的身邊故事,認知度更高,在內容上也百花齊放,而不像初期大部分局限于植物上。結合博物場景的有《逛動物園是件正經事》,講述身邊觀察故事的有《那些動物教我的事》,同旅行探險結合的有《洛克線植物記》,和鄉(xiāng)村生活結合的有《土里不土氣》等,盡管作品還缺少思想上的高度,但它們都是在本土實踐中生發(fā)出來的,不僅可讀性強,也符合面向大眾的一階博物學的特點。因此,大多數作品普適性強,不僅適合成年人,也適合青少年閱讀。另外我們還可以看到,隨著博物實踐的繼續(xù)深入開展,會有更多的原創(chuàng)作品拓展到博物的其他方面。未來,原創(chuàng)類可供閱讀選擇的作品會越來越豐富。
博物學,比一階多一點兒
談到博物圖書的閱讀,學術普及類的作品也不可忽視。相對于面向大眾的一階博物學和面向學者的二階博物學,北大劉華杰老師將其稱作1.2階博物學,其寓意就是比一階多一點兒(諧音1.2)。這類作品對于讀者厘清博物學發(fā)生發(fā)展的脈絡,并對自然展開有益的思辨是不可或缺的。盡管這類作品不多,但是總會受到關注,如《探賾索隱》,它梳理博物學發(fā)展史上一些重要的觀念,以及博物學家的經歷和貢獻,勾勒出博物學由盛而衰的歷史,對于喚醒現代人心中的博物精神有重要的意義。另外,斯蒂芬·杰·古爾德的作品是需要關注的,從1999年《熊貓的拇指》被引入國內以來,隨后二十余年古爾德的其他作品也陸續(xù)在國內不同的出版社被出版。他近期出版的作品有《刺猬、狐貍與博士的印痕》《達·芬奇的貝殼山與沃爾姆斯會議》以及《彼岸》。他把視角轉向人如何認識自然,并對進化論有著新奇的解讀,總會讓人眼前一亮。
綜上分析,我們的博物閱讀進入了一個穩(wěn)固發(fā)展的階段,可供選擇的品類在增加,涉及博物話題的廣度也在增加,亦觸及了以前少有讀者關心的如苔蘚或蕨類這樣的小門類。今后除了滿足更加專精的細分領域的讀者外,閱讀亦會向思辨的深度走,注重品質與反思。另外,隨著“在地化”博物實踐活動的開展,原創(chuàng)作品會越來越多,作品的成熟度也會越來越高,這為博物精品的出現創(chuàng)造了不可多得的條件。
(作者系商務印書館大眾文化編輯室主任)
《中國教育報》2023年10月25日第9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virginiafamilies.or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