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我懷揣著對教育工作的憧憬,開啟了一名鄉(xiāng)村小學英語教師的任教歷程。自工作以來,我堅守在鄉(xiāng)村教學一線,努力使自己的每堂課都能成為有吸引力的課堂,帶領學生在成長的道路上扎實前進。
入行12載,每天行走在熟悉的校園,看著一個個朝氣蓬勃的身影,聆聽著一聲聲清脆的“老師好”,我常常想起第一年參加工作的那個教師節(jié),我高舉右拳宣誓,那絕不是空喊的口號,而是日后工作中真切而具體的行動指南。教師的使命和意義不只是教書育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也要為教育的發(fā)展、民族的振興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
扎根一線,做一名有闖勁的教師
守住講臺需要有扎實的專業(yè)素養(yǎng)和目標作為指引,而專業(yè)功底需要在一朝一夕的備課、上課學習中積累?;叵肫鸪醮螀⒓訁^(qū)講課比賽的情景,那時的我赴杭州學習歸來,帶著滿腔熱情撲到了課堂設計中,青澀又充滿干勁。當自以為設計“精美”的課例面對打磨時,那份青澀又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缺乏課堂把控經驗,接不住學生“奇思妙想”拋出的問題;未能提前了解不同學校學生的學情,致使學習目標的定位過高或者過低,導致課堂效果不理想。但從哪里跌倒就從哪里爬起,我的心中一直有一個目標,那就是講出優(yōu)質課。
接下來一周,我利用課余時間拿著凳子走進老教師的課堂,去聽語文課,學習優(yōu)美的語言表達;去聽數學課,學習數學語言的專業(yè)表達以及如何引導學生進行思維聚焦;去聽音樂課,體驗輕松愉悅的氛圍;去聽科學課,學習將抽象原理通過具體實驗的方式向可學性轉變……在觀摩學習中找尋學科間的共性,積累學習經驗,同時借助優(yōu)質學習資源,不斷學習,專心看課,認真記錄,對不同的課例進行共性和亮點的分析。很難想象,一周內在不影響日常教學的前提下,我學習、記錄近30節(jié)優(yōu)課,教學思路變得開闊起來,教學經驗也慢慢積累下來,這都為我接下來課堂教學能力的提高作了鋪墊和準備。
理念跟進,做一名與時俱進的教師
教師不僅僅要傳道、授業(yè)、解惑,更要拓寬自己的知識范圍,不斷地學習先進理念,以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求。我深知每一次報告都凝練了專家的思想精華和研究成果,每一次精品課例的背后都是團隊集體智慧的結晶,每一次學習活動的機會都無比珍貴,所以自參加工作以來,我養(yǎng)成了一個習慣,就是將學習的內容進行整理歸類,打印成小冊子,教學之余不斷回看,反復琢磨。
隨著新課標的實施,作為一線教師,我們首先要做的便是快速學習課標中倡導的最新理念,并將其與學校教學實際相結合,從而促進教育教學的發(fā)展和提高。在研讀課標時,我時常遇到讀不懂、困惑的地方,這時我一般采用“一標記兩學習”的方法進行突破。“一標記”即先通讀理論知識,在讀的過程中及時標注出讀不懂的地方;“兩學習”指線上學習學科內的前沿理論講座及專家報告、教學實例等;走出去學習,不局限于一所學校、一個區(qū)域,學習先進學校的前沿理念,開闊視野和思路,同時也要廣泛搜集詳細解讀理念的書籍,通過學習專家對問題要點的解讀來解決自己的困惑。
團隊共研,做一名愛學習的教師
一個人的力量是微弱的,但一群人的力量是強大的,這也體現(xiàn)了團隊的重要性。持續(xù)一年的山東省講課比賽準備經歷,我仍記憶猶新,團隊給予我的幫助和力量,一直激勵我不斷前行?;叵肫饋恚膫€課題,數輪磨課,團隊小伙伴們在日常教學之余,聚在一間教室,不斷就課例進行討論、打磨,有時忘記了時間,收工時已是深夜,大家甚至放棄周末休息的時間,從單元規(guī)劃到單課實施,在推翻與重塑中不斷前進摸索,碰撞出思維的火花,初步構建起小學英語教學的“1+X”課堂新思路。秉承這種教學理念,我在這次山東省優(yōu)質課比賽中榮獲一等獎,并在賽后對課例進行反思總結,發(fā)表于核心期刊中。一路走來,借助工作室及名師平臺,我遇到了一群有共同信念、共同成長的“追夢人”,我們在團隊共同體中經歷、感受、熱愛、成長、成就,一起撥開教育迷思,發(fā)現(xiàn)教育的真諦。
回想起初次分配到鄉(xiāng)村小學的情景,我記得墻上用紅漆寫著醒目的“徐莊小學”四個大字,放眼望去只有一座三層的教學樓,角落里是一個公共廁所和三只大白鵝。那時我堅定了自己對教育的初心:一切為了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增加,我對教育、對教學的熱愛從未有過半分消減,相反,這份熱愛變得理性,變得穩(wěn)重,趨于專業(yè)。我愛激情飛揚、活力四射的那時,更愛明媚灑脫、成熟莊重的現(xiàn)在。我曾追問自己教育是什么,現(xiàn)在已有了答案,教育是努力生長、靜待花開,是腳踏實地、仰望星空,是團隊奮進、永不止步。
(作者單位系山東省臨沂棗園小學)
《中國教育報》2024年09月18日 第04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virginiafamilies.or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