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无码ma在线观看_国产又猛又爽又黄视频_97美女国产超碰精品_91亚洲午夜一区

首頁>檢索頁>當前

想了解兒童,先去問問童年的自己

——對話兒童文學作家木也

發(fā)布時間:2024-10-23 作者:對話人:本報記者 王珺 兒童文學作家 木也 來源:中國教育報

《給媽媽的一百萬封信》 木也 著 接力出版社

選自《看見鹿》插圖 倪文 繪

  木也,原名黃丹萍,新銳兒童文學作家,曾獲冰心兒童文學新作獎、接力杯金波幼兒兒童文學獎。繼代表作《看見鹿》之后,她的新作《給媽媽的一百萬封信》今年5月出版。這本書由24封信組成,用散文詩的語言和童話的幻想建構了一個孩子眼中的世界,富于童心童趣的細節(jié)里蘊含著足以啟迪成年人的復雜與深刻。

  木也的職業(yè)身份是大學教師。她是如何理解兒童,又是怎樣為孩子寫作的?我們的對話從《給媽媽的一百萬封信》開始。

  記者:有讀者說,《給媽媽的一百萬封信》是你代表已經長大的孩子寫給媽媽的一本愛的告白書。請談談這本書的創(chuàng)作。

  木也:人有兩次獲得生命的時刻,一次是呱呱墜地,一次是懂得了愛。第一次是由不得我們的,而第二次是我們由此才成了自己。

  寫這本書最初是為了留住記憶,抵抗遺忘與失去。動筆寫下第一封信,大約是六年前了。我和媽媽的感情雖然很深,然而過于含蓄的我們卻很少對彼此表達愛意。我想通過這樣的方式回到童年,重新變成一個孩子,再把所有的感受和期待都和她經歷一遍。當我寫到第三封信的時候,心中就有了《給媽媽的一百萬封信》這個書名。仿佛借著一百萬這個數字,我便可以獲得無限的時間,只要我還在寫下又一封信,那么媽媽就可以一直都在,不會離開。我和媽媽幾乎沒有說起愛這個字,可在這些信里,愛就藏在字里行間,包括紙頁間的每一處空白。然而寫了大概十封信后,我停下了。很長一段時間我被悲傷和無力包裹著,寫下什么都散發(fā)著黑色的氣味。我不愿意把這樣的東西放到讀者面前。

  大約一年后,我與這本書的編輯熊慧琴在北京見了面,我告訴她,我還在繼續(xù)寫這些信,希望最后能寫成一本書獻給媽媽。當時熊老師給了我一個非常專業(yè)的建議:現有的這些信相互之間是零散獨立的,缺乏連接,如果想寫成一本書的話,那必須找到把它們串聯起來的一條精神主線。

  回來后我很快再次動筆,那時我已消化了之前那些“黑色氣味”,那么多的話在心里翻涌,我寫著,有時哭著,有時笑著。我心中也逐漸有了一個思路,這不只是一本寫給媽媽的愛的告白書,它還應該是一個孩子對于愛的學習之路。就是這樣的一根線一條路,串聯起了一封封信,讓書中這個孩子的世界變得豐富而完整。

  比起說教和道理,我更想讓一個孩子擁有自由的靈魂。比起聰明和勇敢等所有品質,我更期盼一個孩子擁有愛的能力。然而愛是需要學習的。在這本小書里,我讓一個孩子走在這條路上。這個孩子是我幻想中小時候的我,也是我希望每個孩子能有的模樣。我希望捧起這本書的每一位讀者,感受到的都是愛與美。當他們放下書,孩子會快樂地笑著說:這就是愛呀!而那些經歷過的大人也許會泛著淚光,輕輕地說:這就是愛吧。

  記者:作為以兒童文學為志業(yè)的寫作者,你是否也曾經問過自己:為什么給兒童寫作?

  木也:每一個孩子都是天使,一切最美最好的事物都應當獻給孩子。

  我希望每個孩子都能有一張溫暖的小床去做夢,而不是擔心今晚又將睡在哪里。我希望他們可以每天充滿期待地醒來,而不是質問自己的父母為何把他們生下,不得不面對支離破碎的生活和世界。我希望他們習慣花朵的開放,而不是用小小的身子去承受饑餓或孤單。

  于是我用這些文字,用一個個小故事,用這一封封信,陪他們走一小段路,然后目送他們繼續(xù)往前走。也許之后在某個他需要的時刻,他會回想起曾看過的一段話、一句詩、一個詞,然后他覺得好像被擁抱、被看見了。

  我知道,即使是陽光也無法照亮所有地方,即使有一支彩虹筆也不能把黑色從孩子的生活中抹去。那就一起創(chuàng)造出多一點兒的美好事物吧,每個人盡其所能地寫吧、唱吧、畫吧,我相信,只有美善的事物才有無形的力量來保護孩子,以及他們喜歡的一切。

  記者:你是如何理解兒童文學的?

  木也:兒童文學是喚醒人們心中的愛和好奇,讓人們愿意去相信并守護真善美的文學。它是掛在搖籃邊那個永恒的月亮,是生命之河里最晶瑩的那塊鵝卵石。

  是什么給花朵以顏色,是什么給小鳥以鳴叫,是什么給豹子那神秘的斑紋……這些數不清的秘密,兒童文學用最天真的語言說了出來。對于這些秘密,孩子發(fā)出一聲聲驚嘆,而許多大人早已遺忘。

  在兒童文學的花園里,萬物不需去喚醒,它們本就是活潑潑的生命。茶杯在說話,烏鴉在思考。在兒童文學的果核里,大象可以在蜘蛛網上蕩秋千,一個孩子可以騎著太陽去捉月亮。在兒童文學的森林里,孩子說話就像鳥鳴,不需要遵從任何邏輯和教條。

  記者:作為兒童文學作家,你會有意識地走到兒童中去嗎?你是通過哪些方式了解兒童的?

  木也:我的生活其實與孩子沒有太多交集。但我想,自己離兒童并不會特別遙遠,因為我一直有“老師”在身邊,我通過它們來了解兒童。

  第一位老師是住在我內心里的那個童年的孩子,我會時常問她:如果是你,你會怎么看?如果是你,你希望怎么被看見?還有更好的老師,或者說永遠的伙伴,那就是我身邊的小鳥、青蛙、蒲公英、瓢蟲……當我看著一個小女孩對著三朵美麗的小花鞠著躬時,我想起曾見過的蝴蝶對著花朵謝了又謝的畫面,于是我明白了:孩子和天地萬物是相通的。孩子的心靈,是世上真正的無價之寶。

  記者:兒童文學評論家方衛(wèi)平評價你的另一部作品《看見鹿》“字里行間呈現出一種渾然天成的音韻節(jié)奏感”。著名兒童文學作家金波評價這是一本詩意和故事融為一體的童話。你認為自己是否已經形成了一定的風格?怎樣看待作家的個人風格?

  木也:一個作家的風格就是他的聲音,是他的靈魂在紙上的顯像。在這世界的大舞臺上,曾有無數的聲音涌現。最好的作家,一定都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如同那獨一無二的聲音,我們可以清晰地把它們從喧囂中分辨出來。李白的聲音、荷馬的聲音、歌德的聲音、托爾斯泰的聲音、莎士比亞的聲音……還有比如我最近正在讀的《三詩人書簡》,那真像一部交響曲。每一封信,只需讀第一段,便能立刻辨明這是誰在寫信——

  茨維塔耶娃的聲音在燃燒,仿佛一輛轟鳴的火車。

  里爾克像是茫茫海上一艘巨大的靜靜行駛的輪船,偶爾一聲鳴笛響徹海面。

  而帕斯捷爾納克,他是西伯利亞荒原上的騎士,聲音有時激揚,有時充滿悲愴。

  一個作家的風格如同一只鳥的鳴叫,在密林中,鳥兒可以憑借這叫聲找到彼此,絕不出錯。我被這些偉大而動人的聲音一次次震撼,站在臺下仰著頭發(fā)出一聲聲贊嘆。而如今的我,還只是一個啞孩子在找尋自己聲音的路上。

  記者:談談你童年時代的閱讀,哪些書給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木也:我是在鄉(xiāng)村山野間長大的,在十歲之前,我不曾讀過一本完整的書,也不曾擁有過一個買來的玩具。直到讀四年級的一個夏日午后,不知是誰遺落了一本金庸的《天龍八部》第二冊在家里,我捧著它,坐在紅磚地上讀了一頁又一頁,直到天黑才合上書。雖然看得一知半解,但自那時我知道了,除了身邊的山與水,原來還有一個更大的世界在書頁間。

  又過了許多年,當我已是一個二十二歲的大人時,才終于讀到人生第一本童話書,那是任溶溶先生翻譯的《安徒生童話全集》,是它讓我明白了童話的偉大。那不只是寫出了《丑小鴨》和《海的女兒》的安徒生,也是寫出了《母親的故事》《影子》《夜鶯》的安徒生,這168篇童話,對我來說是一個寶藏。

  然后我又遇到了圣??颂K佩里的《小王子》、希梅內斯的《小銀和我》、米切爾·恩德的《永遠講不完的故事》,還有金子美鈴的童詩……我那么喜歡這些書和寫這些書的人,以至于我將他們視作我的親人,成為我靈魂的一部分。

  因為這些“長翅膀”的書,我知道一個人是可以不時返回童年的。童年的時光無法重來,但是童心可以一直都在。只要我們愿意,便可以隨時踏入童年的河,重新走向孩子般的清澈。

  記者:你平時喜歡讀哪類書?對教師給學生推薦兒童文學讀物有什么建議?

  木也:我平時較多閱讀詩歌與自然文學類書籍。它們向我展示了一個更為神秘而豐饒的世界,也讓我可以想象成為人之外的存在會是什么體驗。關于給學生推薦讀物,我想教師應該盡可能地根據每個學生的個性,去幫助他們找到可以化為他們生命營養(yǎng)的書籍。我覺得我們的心靈是一把小提琴,一把合適的琴弓才能把它拉響。教師應以他們的經驗和方式,去幫助學生找到與他們的心靈有共鳴的“命定之書”。在我看來,“命定之書”就是當你讀到這本書時,就像有電流穿過了你,它說出了你所有無法言明的思想和情感,它看到了你真實的生活與內心的跋涉,它將陪伴你、安慰你,并一直指引你。

  記者:請從創(chuàng)作者的角度,談談教師指導學生讀童話書應該注意什么。

  木也:我無法給閱讀經驗與方法遠比我豐富的教師提建議,面對這個問題,我只是再次回去問了問那個童年的自己。她總是這樣,在讀書時如癡如醉,可轉身就忘記所有的情節(jié)與人物故事。她會害怕被老師問起,讀了這本書之后,你有什么感想,有什么心得,有什么思考,她常會啞口無言。她知道,一本好書時常只是留給她一些影影綽綽的感覺。然而會在某一天,或者更長時間后的某個瞬間,一個生活里的場景就和書中的某種感覺重疊了,然后在她心里喚起很大的波瀾。當想到“此刻有誰在世上的某處哭”時,她也哭著。當想到“此刻有誰在世上的某處笑”時,她也笑著。她知道,雖然她說不出一切的所以然,但是那些好書,那些書中的某一部分已然成了她身體與靈魂的一部分。

  我不知道有多少學生會和童年的我有相同的感受,但也許可以讓這樣的孩子多點兒時間在閱讀中,去尋找自我領悟、體驗發(fā)現與無聲對談的快樂。

《中國教育報》2024年10月23日 第09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fā)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virginiafamilie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