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提高中職課堂教學吸引力,做好中職新生銜接教育是關鍵。中職新生進入中職學習普遍存在明顯的“臺階效應”,即中職學習要求與學生實際學習基礎之間存在一定的差距,需要通過銜接教育,補上其中斷層、脫節(jié)的內容,才能幫助學生從初中階段平穩(wěn)過渡到中職階段。
據了解,目前中職新生進入中職教育階段主要面臨三大臺階,或者說三大跨度:一是學科知識與學習基礎之間的跨度,二是學習習慣與教學方式之間的跨度,三是身體年齡與心理年齡之間的跨度。在學生進校之初,就要設法幫助學生彌合三大跨度之間的知識、習慣和情感缺口,搭建好新生學習新知的臺階。
首先是學科知識的銜接。學生的學習一般有兩個起點,一是邏輯起點,即現有課程標準、教材所規(guī)定的應該學習和達到的知識、能力水平要求,二是學習起點,即學生實際具有的知識、能力和情感態(tài)度基礎。前者是應然要求,后者是實然基礎。理論上,學習起點與邏輯起點應該是緊密銜接、嚴絲合縫的。但事實上,很多時候學生的學習起點與邏輯起點并不在同一層面,中間存在一定差距,而這種差距在中職學校表現尤為明顯。如果不幫助他們補上相應的學科基礎知識,直接使用中職教材、課標去教學,學生可能跟不上教學進度,容易產生厭學情緒。
“不怕學生基礎差,只怕不按基礎教。”學生進入中職后,建議一年級第一個學期不要急于上新課,先進行摸底考試,找出學生學習起點與邏輯起點之間的實際差距,找到“斷層”“脫節(jié)”的具體學習內容,幫助學生搭建好新知學習臺階,做好“初中—中職”學段之間的有機銜接,查漏補缺,因材施教。一是制定好銜接教學計劃。根據學情和中職階段各科學習要求,確定“斷層”“脫節(jié)”的知識點,安排銜接內容教學進度。如果班級學生新知學習“斷層”“脫節(jié)”比較嚴重,銜接教學可能延續(xù)數周甚至數月,并且貫穿到今后新課程、新知識學習的全過程。二是編寫銜接教學校本教材。根據需要補充學習的內容,編寫銜接校本教材,讓銜接教學序列化、系統化。三是編制好銜接教學教案。根據銜接教學計劃和銜接教學校本教材,做好適應學情的教學設計,編寫好每個課時的銜接教學教案,逐一掃除知識盲點和空白點,盡快幫助學生搭建知識學習臺階,以適應中職階段學習的新要求。當然,具體銜接教學的時間、內容,會因學生基礎不同和課程差異而不同,前提條件是對學生入學時的充分了解。
其次是學習習慣的銜接。學習習慣是學習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很多時候學生學習成績不好,主要是學習習慣不好。葉圣陶先生曾經說過,“教育就是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理想的狀態(tài)是學生進入中職后,已經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了,但由于各種原因,部分學生應有的良好學習習慣可能并未完全養(yǎng)成。為更好地讓學生適應中職階段的學習,新生入學后要盡快幫助他們養(yǎng)成主動學習的習慣。具體來說,包括課前預習的習慣,課中傾聽、質疑、討論、合作以及記筆記的習慣,課后及時復習、總結、練習等習慣。在教學視導中,我們發(fā)現有些老師教學中特別注意學生學習習慣培養(yǎng),但也有些老師只是口頭提醒,并沒有將這些行為習慣落實到每個學生身上。譬如,課堂上要求記筆記,但有些學生仍然無動于衷,此時教師應及時指導、督促學生,將記筆記這一細微行為落到實處,直到該同學記筆記的習慣真正養(yǎng)成為止。心理學研究證明,一個人的動作如果重復21天,就有可能成為一種習慣。學生入學時學習習慣不好沒有關系,重要的是老師要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糾正不良習慣,培養(yǎng)良好習慣。中職學校課堂教學有時組織教學比知識技能教學更重要。只要讓學生養(yǎng)成了主動學習的習慣,真正的學習行為就發(fā)生了,教師后續(xù)教學中的很多難題就會迎刃而解。
最后是學習心理的銜接。中職生身體年齡已經進入青春期,但由于他們在初中階段長期經受學業(yè)的挫折,不少學生在心理上缺乏自信。因此,當他們進入中職一年級后,提振他們的學習信心,點燃他們的學習熱情尤其重要。一是正面肯定。根據多元智能理論,多看到學生的優(yōu)勢智能,發(fā)現學生的優(yōu)點,通過正面肯定和鼓勵,幫助他們建立積極的自我形象,同時運用積極心理學方法,培養(yǎng)他們的積極情緒和樂觀思維。二是成功體驗。教學中根據學生基礎,分層設計好學習任務,讓每個學生都有體驗成功的機會,有時哪怕一個微小的進步也有可能迅速增強他們的自信心。三是確立奮斗目標。一些學生進入中職時目標不明確甚至缺失,除了指導他們確立職業(yè)生涯奮斗目標外,還要結合學科特點,確定具體的學習目標,用目標引領他們前進。每天邁出一小步,實現一個小目標,日積月累,三年后必定能實現自己職業(yè)生涯大目標。
當然,中職新生的銜接教育究竟需要多長時間、銜接多少內容,因學情不同和學科不同而不同,總的原則是“缺什么補什么”和“循序漸進”。不管怎樣,建議新生入學后不要急著趕進度,先摸清學情,再制定具體的銜接教學計劃。在教學進度上,視學情可先慢后快;在教學內容上可先少后多。在學生必學的基礎沒有補上來之前,寧愿放慢速度,不講新課。有的學科如數學、英語,如果班級學生“斷層”“脫節(jié)”較大,可能在一年級入學后大半學期都處于“教學銜接期”。只有銜接教育跟上來了,學生主動學習習慣養(yǎng)成了,后面的新課程學習難度就會大大降低,教學推進就會更加順暢輕松。
?。ㄗ髡呦岛鲜≈曛奘薪逃茖W研究院職業(yè)教育與成人教育研究室主任)
《中國教育報》2024年11月12日 第05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virginiafamilies.org All Rights Reserved.